资料信息卡
可以通过卡片查看关于韩国文化箱子的资料。
可以通过卡片查看关于韩国文化箱子的资料。
屏风一般放置在房间里,起到遮挡、装饰的作用。 册架图屏风一般用来装饰男子生活的萨廊傍,上面绘有书籍以及各种文具、瓷器等图案。 朝鲜时代十分重视学术,而册架图屏风便是这种政治理念的产物。
读书、写字时用的书桌,主要放在厢房里用于学习。
以前人们习惯把写字时用的纸、毛笔、墨、砚台等四种文具比喻成朋友,统称“文房四友”。
用于挂毛笔的文房器具,横杆上有多个钩子,可以方便挂毛笔,起到收纳、晾干毛笔的作用。
这是一种照明用具,上面可以插蜡烛,主要用木头或金属制成。 蜡烛架较矮,上面可以插蜡烛,下面还有接烛泪的盘子,以及用于调节蜡烛亮度、挡风的“风挡”。
官服上带有胸背的武官闵光升(Min Gwangseung)肖像
朝鲜时代,王公贵族、达官贵人官服的前胸、后背都带有一种刺绣装饰品,即“胸背”,刺绣的图案主要是鹤与虎。 胸背上的图案因身份不同而各异,负责行政事务的文官胸背上绣鹤,负责军事事务的武官胸背上绣虎。
头戴程子冠的金齐德(Kim Jedeok)肖像
朝鲜时代社会的领导阶层称为“士大夫”,他们在家中一般头戴“程子冠”。 这种帽子往往有两层或三层,叠成山的形状。 层数越多,形态重叠越自然,曲线越流畅、优美。
韩国传统的管乐器有大笒、短箫、乡笛、太平箫等。 大笒声音清亮、 音域宽广,在与其他乐器合奏时,人们往往以大笒音为标准音。
射箭(金弘道 Kim Hongdo)| 收藏于国立中央博物馆
射箭是武官考试的科目之一, 但有的儒生也会练习射箭,目的是强身健体、提高专注力。
修禊图卷(刘淑,Yoo Sook)
这是一幅反映韩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即儒生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享受文雅风流的风俗画。 在这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头戴黑笠、身穿绦袍的儒生正在聚会上吟诗作对。
花鸟图屏风是指以花卉和花鸟为描绘对象画出来并将它制作成的屏风,画中的花卉和花鸟相映成趣,表达做一对幸福夫妻的愿望。
这是一件带镜子的小家具,用于女子梳妆打扮。 它的上半部分设有镜子,下半部分设有抽屉,可盛放化妆品或饰品,特点是微微倾斜,适合坐在地板上使用。
用于盛放针、线、顶针等针线工具的盒子,有纸、木头等多种材质,形态各异。 * 在做针线活时,除了布料以外,还必须要有针、线、剪刀、烙铁、尺子、顶针、熨斗等七种工具,人们把它们比喻为七个朋友,总称“闺中七友”。
放在萨廊傍或安傍里,用于放置书籍、花瓶等的桌子,它四面镂空,所以称为“撒傍塔杂”(四方桌子)。 撒傍塔杂的特点是长宽相等,形态、比例优雅。
这是一种用于盛放木炭、保存火种的器具。 火炉放在房间里有多重用途,比如加热食物、烧烙铁熨衣物等等。 以前人们认为只有家里的火种不灭,才能阻挡邪气入侵,所以女人们会认真看护火炉,不让里面的火苗熄灭。
由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www.culturecontent.com提供
这是一种韩国传统的头饰,把它插在头上可以防止发髻散开,同时兼具装饰的作用。 发髻簪也是一种头饰,古时女子为固定发髻在头发上插上发髻簪。
新娘戴上前垂发带(左)与后垂发带(右)后的样子
簇頭里是新娘在婚礼上戴的帽子,有装饰的作用。新娘首先在头发上插上一根长长的发簪,戴上簇頭里,然后在长长的发簪上挂上前后发带。 前垂发带挂在发簪的两端,长度以垂到双肩为宜。 后垂发带则是从新娘的脑后垂下的一种长长的装饰用的辫带。
这是新娘在传统婚礼上用来遮住面部的圆扇。 扇子上绣着的牡丹,寓意着荣华富贵和长命百岁
因为韩服上没有口袋,为了方便携带物品,人们便另外缝制了荷包用于携带。 荷包上往往绣着华丽的花纹,人们借此祈祷消除厄运、祈愿幸福。 圆形的簇毛尼称为“圆荷包(囊)“带有棱角的则称为“角囊”
挂饰是女性佩戴在身上的一种饰品,一般挂在上衣的飘带或裙子的腰部。 可以用金、银、玉、琥珀等多种材料做成,形态各异。 它分为带有一个穗头的“单穗头挂饰”,还有三个穗头的“三穗头挂饰”两种。 针线挂饰还可以收纳针,兼具装饰性与实用性。
拼布包是一种包袱,它是用各种颜色的布料边角缝起来的,可以用来包一些小东西。 包袱是一种方形的布,可以把东西包起来方便保管或搬运。
把烙铁放在火上烧烫以后,可以用来抚平衣服的缝线或棱角等褶皱 ,是一种熨斗。 在用烙铁熨烫时,要把熨烫的东西放在烙铁板上,烙 铁板是在木板的外面包上棉花做成的。
这是男孩子在春节或周岁时戴的一种帽子,形态类似于老虎。其寓意在于借老虎之威,阻挡不幸之事或邪祟靠近,祈愿孩子健康、长寿。
女童帽一般是女孩子戴的帽子,上面有许多个辫带。 现在女孩子往往在第一个生日即周岁宴或过节时,搭配彩色上衣深红色韩服裙一同穿戴。
男士韩服由上衣与韩服裤构成,有时候会在上衣的外面套上背心。
女式韩服一般分为上衣与裙子,有时候上衣的外面还会穿上背心,然后搭配挂饰等饰品。
修禊图卷(刘淑)部分
朝鲜时代男子在外出时戴的帽子,称为“黑笠”,只有成年男子才能戴。
戴幅巾的小孩 (伊丽莎白·基思 Elizabeth Keith)
朝鲜时代的儒学家所戴的帽子。 时至今日,一些小男孩在过节或过周岁穿传统服装时,都会搭配这种帽子。
名画欣赏(金弘道)| 收藏于国立中央博物馆
这是朝鲜时代儒生在乡校或书院里戴的帽子,属于室内帽。 这种帽子戴上以后会自然地向后倾斜。
戴笠帽的男人 (保罗·贾克勒 Paul Jacoulet)
以前的人们在下雨、下雪时会在黑笠上再戴上笠帽。 它是用韩纸制作而成的,韩纸上面会涂抹很多遍豆油或苏子油,这样就不会被雨淋湿了。 这种帽子易折叠、便于携带。
防风帽是女子戴的用来防寒的帽子。这种帽子的轮廓是圆形的,女孩子在她的第一个生日即周岁时,会穿彩色上衣及红色裙子,头戴防风帽。
防寒帽是冬季用于防寒的一种帽子,男女都可以戴。 它的上面有开口,后面则是包住的,帽子的里面是棉或绒,外面则用蓝色的绸缎装饰,下面需要打结。
先用银做成梨核的形状,再用七宝(指金、银、瑠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装饰点缀而制成的一种发带。给头发还没长全的女孩像刘海般戴在前额。
这是朝鲜时代的知识分子即儒生穿的外衣,其特点是领口笔直、袖子宽大,衣服背面还有一个衣带。
男子外出时穿的衣服。 与道袍不同,它的两侧有开口方便人们活动,而且它的袖子宽大,穿着的场合较多。
这种外衣无论男女都可以穿,衣服的四周都是闭合的没有开口,所以汉字写作“周衣”,而用韩语固有的说法就是“DULUMAGI”。
披头裙是以前的女子在出门时戴在头上的一种披头裙,目的是遮住自己的面部,因为按照以前的风俗,让家人以外的男子看到自己的面容是不符合礼仪的。
穿韩服时鞋子也应与之匹配。女子要穿“云鞋”,也称“花鞋”,男子则要穿“太史鞋”。
位于首尔光化门的世宗大王铜像
韩语是韩国固有的文字。 它是由世宗大王创制的,由17个辅音、11个元音组成,其中辅音模仿的是人体发声器官(唇、舌、口、喉)的形状,而元音模仿的则是天、地、人的形状。 世宗大王将这套文字命名为“训民正音”,并颁布了《训民正音》一书,其中记载了创制韩语的原理和学术背景,意在教导百姓正确发音。
太极旗是韩国的国旗。 旗的底色是白色,中间绘有太极图,旗的四角上分别绘有乾、坤、坎、离四卦。 白底象征着明亮、纯粹、和平,太极图代表着阴阳的和谐, 而四角的乾、坤、坎、离四卦则分别象征天、地、水、火。
연상은 상부에 벼루집이 있고, 그 아래 선반이나 서랍을 만들어 벼루와 붓등 필기구를 보관하는 가구이다
사모를 쓴 권협 초상
관리들이 관복을 입을때 함께 착용했던 모자로 혼례때에는 서민들도 착용이 허락되었다.
혼례를 할때 신랑이 신부집에 나무기러기를 전달했다. 사이가 좋은 암수 기러기처럼 평생 동안 금술 좋게 살겠다는 뜻을 상징한다.
부채는 손으로 부쳐 바람을 일으키는 도구이다. 그중 접선은 부챗살과 부채 가장자리의 갓대를 결합하여 접었다 펼 수 있는 휴대가 간편한 쥘부채이다.
여속도첩 (신윤복) | 국립중앙박물관 소장
담배를 피우는데 쓰는 도구로 설대가 긴것은 장죽, 없거나 짧은것은 곰방대라 부른다.
기해 기사계첩-기사사연도 중 일부 | 국립중앙박물관 소장
백자는 자기의 한 분류로 순백색의 바탕흙에 투명한 유약을 발라 구운 백색의 자기이다. 항아리는 궁중이나 일상생활에서 음식, 술, 꽃 등을 담기 위한 용도로 안전하게 보관하기 위해서 가구 위에 두고 사용했다.
돌복 입은 아이 (폴 자쿨레)
아이의 첫생일인 돌때 돌옷을 입고 허리에 돌띠를 매었다. 돌띠에는 십장생도나 덕담을 수놓아 아기가 건강하고 복되기를 기원하였다.